【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建設共同富裕新晉城】澤州縣推動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
思想不亂 工作不斷 隊伍不散 干勁不減
近段時間,澤州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、市黨代會精神,按照省委、市委部署要求,始終保持責任不松動、力度不減弱、政策不斷檔,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強化組織領導,堅持高位推動。推動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,確保思想不亂、工作不斷、隊伍不散、干勁不減的“四個不”。結合村和社區“兩委”換屆工作,努力把一批高學歷、高素質的“兩高”優秀人才引回來、留下來、用起來,夯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。派出25支駐村幫扶工作隊、76名第一書記下沉一線,實現駐村幫扶全部輪換。建立了“三類戶”包聯機制,全縣所有科級及以上干部對“三類戶”進行包聯,實現了包聯全覆蓋。
健全體制機制,構建返貧防線。按照“新政策不出,原政策不退”的基本原則,嚴格落實“四個不摘”要求,過渡期內,保持現有幫扶政策、資金支持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,延續幫扶政策70項,調整優化17項,確保幫扶政策不斷檔,不留白。對全縣低收入群體、收入驟減和支出驟增或突發意外導致可能返貧風險的人群,實行“12345”動態預警機制,“1”即一線輿情員發現涉貧輿情,第一時間向村委反映情況;“2”即村委會收到報告后及時了解情況,兩天后向所在鄉鎮書面匯報;“3”即鄉鎮收到村委會匯報后及時召開會議研究,及時解決問題,如鄉鎮解決不了,三天內向縣扶貧開發中心匯報情況;“4”即縣扶貧開發中心收到鄉鎮匯報后,及時研究,初步確定解決方案,四天內將具體情況反饋相關部門,及時協調解決;“5”即相關部門五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結。
拓寬增收渠道,提升振興動能。堅持就近就地就業和轉移輸出就業相結合,定期開展脫貧人口、邊緣易致貧人口就業復工情況監測,結合“人人持證、技能社會”建設,通過外出務工、公益崗位、技能培訓等方式,帶動和確保脫貧勞動力穩崗增收。目前,全縣脫貧勞動力務工人數達到4133人,占去年全年務工總數的104%。做實做強產業項目,由王坡煤業、龍谷倉、晉鋼集團3家規模企業對口幫扶的柳樹口、晉廟鋪、犁川3個鎮,都謀劃了一個核心項目,提高了幫扶產業集中度,確保了穩定增收;57個納入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的項目,資金已全部到位,項目開工達100%。聚焦《關于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意見》確立的8方面28項具體任務,細化分解,全面排查,強化再強化屬地管理,健全遷入遷出地雙向對接機制,確保易地脫貧戶搬得出、穩得住、逐步能致富。目前,全縣2830人的搬遷人口中,就業及兜底保障人數占帶動能力的60.98%,實現了一戶至少一人就業。(王來紅 原芳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