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律師張兵:從晉城走出去的“鋼琴醫生”
中央音樂學院的一次室內樂藝術節,演出開始不久,在食堂用餐的張兵手機鈴聲突然響起,原來是演出中鋼琴琴弦斷裂。張兵扔下飯盒,抄起手機就趕回辦公室拿工具,隨后一路狂奔到音樂廳。在全場500多位師生的注視下,以最快的速度更換了琴弦。5分鐘后,演出得以恢復。
琴弦斷裂,踏腳異響,琴鍵不回彈,止音器不止音……類似這樣的“救急”經歷,對中央音樂學院樂器管理中心的調律師張兵來說,并不少見。從業12年,張兵調過的鋼琴不少于3000臺,被業界稱為“鋼琴醫生”。
A 學過鋼琴和薩克斯,子承父業當起專業調律師
學過鋼琴和薩克斯,父親是調律師,家里又開設琴行,耳濡目染,讓從小在晉城長大的張兵對調琴有了一定的了解。2008年,張兵報考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調律維修班,先后師從于溟、范希來,開始對鋼琴調律維修進行系統的學習。2009年,經考核之后,張兵成為樂器管理中心的成員,開啟了專業調律師的職業生涯。
張兵介紹,調琴調的是音準、觸感和音色,而需要調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弦軸、擊弦機、踏板等。弦軸就是固定琴弦的軸,鋼琴就是依靠弦軸的轉動調節琴弦的松緊來固定音高,因此,調鋼琴音準一般就是調琴弦的松緊?!皩I演奏家的鋼琴,音準基本上都是彈跑(音)的;而大多數鋼琴愛好者的鋼琴,跑音都是溫差變化造成的?!?/p>
調音只是調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,調律師還需要做大量的調整與維修工作。張兵介紹,“對家用鋼琴來說,調琴的過程中,需要先排除機械問題,首先要把擊弦機的所有螺絲都進行緊固,之后逐一排查弦槌的位置角度、琴鍵的靜態高度和琴鍵下沉深度的尺寸,弦槌和琴弦的靜止距離和返回距離是否有變化,琴鍵是否靈敏等問題。這些問題解決后才能開始調音。然后解決音色不均勻的問題,如弦槌有打偏的跡象,回正后音色就會有變化,這時候就需要把舊的印記打磨掉,讓它擊打在正確弦槌位置處。最后是對鍵盤、擊弦機進行整體檢查,檢查是否有遺留問題,并把拆掉的零件按原位裝回去?!倍鴮τ谝魳窌们?,就需要提前檢查擊弦機、鍵盤、止音器、踏腳是否有問題,解決問題后再調音、整音。演奏者試琴后可能會提出一些要求,張兵會根據要求做出相應調整。走完臺,再次進行調律工作。中場休息時再進行音準檢查,以保證整場音樂會的音準穩定?!把葑嗉业亩涠挤浅l`敏,我必須第一時間解決問題?!?/p>
B 知曉鋼琴的“喜怒哀樂”,也更懂得如何“呵護”它
事實上,鋼琴出現雜音的情況很常見,卻并不容易解決。
有一次在琴童家調琴,準備收工時,張兵再次試了一下琴,結果發現出現了“嗞嗞”的雜音。他讓家長彈琴,自己站在房間里各個位置尋找共振的物體,但是一無所獲。當他快要放棄的時候,一抬頭看見了屋里的燈罩,感覺聲音是從那里傳出來的,拆下來一看是家長換燈泡的時候,沒有將卡燈管的卡子復原。
類似讓人“撓頭”的瞬間,其實常有發生。有一次在錄音棚幫演奏家調琴,在最后一次試音時,張兵聽到了“嗡嗡聲”,把所有有螺絲的地方都找了個遍,還是找不到雜音的源頭?!懊看慰煲艞壍臅r候就會靈光一現?!睆埍l現,原來這架三角鋼琴的每個腿都有兩個輪子,其中一個輪子是懸空的,用紙片塞好后,異響也消失不見了。
鋼琴大多部件是木質材料制作,因此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較大,在北方每年冬季和夏季會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。也因此,很多家長都認為調琴的周期是“定期的”,只需要一年調兩次就好。然而張兵認為,該不該調琴,應該是琴童說了算。每次到琴童家調完琴,張兵都會告訴孩子們,自己要記住音高,如果有一天覺得音準不對了,就需要再調琴了。他還會建議家長,要有意識地鍛煉琴童聽音的能力,因為年齡越小耳朵越靈敏?!爱斎?,鍛煉耳朵的靈敏度需要一個過程,絕對音高不會一下子就能聽出來?!?/p>
身為調律師,張兵比其他人更加知曉鋼琴的“喜怒哀樂”,也更懂得如何“呵護”它?!颁撉僖M量放在陰面,要遠離陽光,而且不要靠近暖氣,如果是地暖,需要在鋼琴下墊一個隔熱墊。此外,屋里的溫度也要盡量調低,還要有濕度,因為鋼琴畢竟是木頭做的,太干燥木頭會開膠,螺絲會松,還有可能會出現弦軸松動、音板開裂,而這些問題對鋼琴來說是非常致命的?!比绻f立式鋼琴像是小孩子,需要用心呵護,那三角鋼琴就像是嬰兒,更“嬌嫩”,要做到恒溫恒濕,最好放置在單獨的房間中,讓它始終處于一個舒服的環境。
C 發揚工匠精神,練就屬于自己的“調琴秘籍”
能“聽”出問題,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就要考驗手的控制力。在使用調音扳手時的力度需要控制得非常好,對彈奏琴鍵觸感的好壞同樣需要非常敏感。張兵補充說,一臺鋼琴有上萬個零件,這些零件基本都是用螺絲固定的,所以調律師手上的功夫必須過硬。
日本KAWAI高級鋼琴調律師竹田雅彥有次來到學校交流,問張兵一臺琴調得怎么樣,張兵回答說“還行”,竹田雅彥告訴張兵,“你只需要告訴我Yes還是No。調完一臺琴,琴的狀態只有好與不好,沒有‘還行’‘湊合’‘差不多’?!边@次的對話讓張兵受益匪淺,在他看來,這就是日本工匠精神的體現,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極致,不放過每個微小的問題,才能讓琴發揮出最好的狀態。
在樂器管理中心,技術分享幾乎每天都會有,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,調律師們會一起研討解決方案?!皫煾党38艺f,很多問題必須你親眼去看、去修,才能記得住。所以我提出的問題他都會記住,再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把我叫到鋼琴前,手把手教我如何解決?!庇幸欢螘r間,張兵總覺得自己調好的琴音準曲線不夠完美,穩定性也不夠強。師傅知道張兵的困擾之后,有時間就會親自“監督”著張兵調琴,但是調琴時的手法和觸鍵的輕重來源于肌肉記憶,每個調律師調琴的手法和順序都不盡相同。在范老師的鼓勵下,張兵逐一向國內外的同行們請教,將他們的建議挨個嘗試,終于煉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“調琴秘籍”。張兵立志成為師傅范希來那樣的調律師,動手能力強、勤奮、愛琢磨。
對張兵來說,鋼琴調律師的工作已經不能用“喜歡”來形容,“現在覺得越干越有意思,每天都充滿激情地面對每一臺需要調試的鋼琴?!睆埍f的“有意思”其實源于這項工作帶來的挑戰性,調律師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,這些“意料之外”也成為他向前進步的動力?!罢{律師的技術經驗永無止境,需要不斷積累,保持探索的習慣?!?/p>
文/張碩 圖/馬國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