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網絡中國節·中秋】柴火月餅 留在歲月里的老味道
柴火主要用的是山上的果木,打出的月餅口感好。
“十一備柴火,十二去發面,十三十四打月餅,十五獻月明?!痹跐芍菘h南嶺鄉段河村,這段打月餅的順口溜流傳了數百年。每年快到中秋的時候,村里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的小院里架起爐灶,點燃柴火來制作月餅(俗稱“柴火月餅”),用最傳統的方式歡度中秋佳節。
柴火月餅的制作工序比較繁復,發面、和面、搟面、攤餅、撒餡兒、捏角兒、印花、涂蜜……其中,月餅的配餡兒是制作工藝中極為重要的一環,當地人總會在月餅中加入不同的營養食材,配上紅白糖水加以調和,最后均勻撒進攤好的面餅中。雙層面餅覆蓋后壓實,在月餅表面印上各式各樣的圖案,并涂上特制的柿糖水上色。這些步驟依次完成后,就可以放進柴火鍋里進行烘烤了,等個十來分鐘,香噴噴的柴火月餅就出鍋了,剛出爐的月餅熱氣騰騰,色澤金黃,香氣四溢。咬上一口,滿口的香甜不斷沖擊著味蕾,令人久久回味。
村民李解放說,做月餅的柴火也非常關鍵,主要用的是山上的柿木、梨木,這樣它才能體現出果木的清香味,打出的月餅口感好。
一種鄉情,一種味道。美味的傳統手工柴火月餅不僅是一種地域美食特色的代表,更是一種地方文化的傳承?!安窕鹪嘛灐背休d著獨特的地域文化,也飽含著段河人的深情。
文/圖 記者 張文庭